日前,记者在一些基层县区采访发现,基层纪律监察部门越来越给力,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。
不再“种别人的地,荒自家的田”
去年,辽宁省北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局长佟某,以赞助费、会议费等名目向企业索要财物。查明事实后,北票市纪委将此案移送司法机关处理。北票着力解决“小官大腐”问题,今年以来,查办重点岗位负责人相关案件15件,涉及科级干部近20人。
“基层的苍蝇,个个能量、危害大得很!”北票市委常委、纪委书记陈平感慨,“如果没有党委支持,‘苍蝇’也难拍。”“只要是反腐败重要事项和重大案件情况,我都直接协调,坚决为纪检监察机关做好后盾!”北票市委书记谢卫东说。
桓仁满族自治县委支持县纪委把不该管的交出去,纪检监察机关不再直接参与招商引资、招标投标、政府采购、房屋拆迁等具体事务性工作,避免纪委“种了别人的地,荒了自家的田”,腾出精力反腐败、抓纪律。同时,人财物向案件办案一线倾斜。
这些办法让纪委腰杆硬了起来,腾出精力抓主业。
实现“触须动起来,线索多起来”
“过去县区基层纪检部门自办案件比较少,很重要的原因是办案线索来源少。”一位县纪委书记说。